您的位置: 首页 >> 论文集粹

李白的家庭出身考异

发布时间:2012年12月1日 16:26      点击量:165

李白的家庭出身考异

蒋志

李白的家庭是富商,曾成为一种流行的说法,郭沫若同志在《李白与杜甫》一书中对此作过具体而肯定的论述。但根据现有的史料判断:李白的家庭并非富商,李白之父迁居到绵州昌明县青莲乡也不是来经商的。即使如郭老所述的李白之父经营了那么大的商业,其家庭必然住于通都大邑,才便于运销商品和获得信息。可是绵州昌明县青莲乡既非通都大邑,又非交通要冲,而是一个偏远的小乡,据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载:“绵州,上,旧领县九,户四万三千九百四,口十九万五千五百六十三”这九县之一的昌明县属于“紧”县。唐代按‘户口多少、资地美恶”,将州分为辅、雄、望、紧、上、中、下七等,县有赤、畿、望、紧、上、中、下七等之差.(《通典·职官》)可见绵州昌明县属于第五等州的第四等县,不过几千户、万多人口的小县,青莲又是这样一个小县的乡,距昌明县城十五里。当时巴蜀与中原的交通要道是金牛道,青莲乡距金牛道上的绵州还有六十里。通往中原的另一条道、阴平道虽然要经过青莲乡,但这条道路在当时并非商业繁荣的交通要道。从青莲乡沿阴平道向北走数十里就是人烟稀少的龙州江油郡,据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载:天宝时全郡才四千多人,“秦汉曹魏为无人之境,邓艾伐蜀,由阴平景谷,行无人之地七百里,凿山通道,攀木缘崖,鱼贯而进,以至江油。”这样冷寂的地方决不是经营大商业的人所感兴趣的。

李白之父迁居到青莲乡不是为了经营商业,而是为了避祸,其根据是唐代的两个碑文。

最早在李白故里立碑的是梓州刺史于邵,北宋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“绵州彰明县有李白碑,一在宁梵寺门下,梓州刺史于邵文。”北宋欧阳  《舆地广记》也提到这块碑,此碑现已无存,但至少在明朝还在。明末曹学全《蜀中名胜记》说了这块碑的内容:“白本宗室子,其先避地客蜀,居蜀之彰明,太白生焉……《图经》梓州刺史于邵作李白碑,在县之宁梵寺下。《志》云:碑在县南二十里,即白故宅。”“避地”即迁地以避祸的意思。据《旧唐书·于邵传》:“徙巴州……迁梓州……崔宁帅蜀,表为度支副使”,而“崔宁帅蜀”即任西川节度使是在大历二年(767)七月至第二年七月,可见于邵在梓州刺史任上为李白立碑的时间在七六七年以前,距李白之死不到五年,他说李白之父“避地客蜀”应当是可信的。

李自死后五十余年,范传正作《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》,说李白之父潜还广汉的原因为:“父客以逋其邑,遂以客为名,高卧云林,不求禄仕”。“逋其邑”就是逃亡避祸到此。这个说法与于邵碑文的意思完全一致。“高卧云林,不求禄仕”,也就是看破功名富贵,隐居山林,这与青莲乡比较偏僻的地理位置也相符合,从这些可靠的史料中丝毫看不出李白之父是个大商人。

郭老从李白名叫“李十二”说明李白的兄弟辈很多,有一大家子人,又由此证明“李客必然是一位富商,不然他不能够携带着那么多的人作长途羁旅”.我认为这样的推断证据是不足的。攀宗亲,认家门是唐代的风俗,只要同姓都可以认为兄弟,按年龄排行。在李白诗中有“张十四”、“刘十六”、“武十七”、“裴十八”等名字,这当然不会是一个家庭中有十几个亲兄弟。又如自居易叫“白二十二”,其实他的亲兄弟只有幼文、行简、幼美,他排行第二,其他兄弟并非是一个家庭的,李白诗中也提到一些从兄从弟,这些当然不是西域迁来的一大家户人。从现有史料看,李白只有亲兄妹二人,妹名月圆。故居曰粉竹楼,遗址尚存。在李自故里除月圆墓和李白衣冠墓外并无李白族人的坟墓.李白故居陇西院到北宋淳化时(十世纪末)“己为浮屠者居之”(见《唐李白彰明旧宅碑》)。由此可见李白并非一大家人迁居青莲乡。